分类:

婚姻家事  合同纠纷  医疗纠纷  债权债务  劳动工伤  交通事故  公司法务

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法律视野 >>热点舆情 >> “以租代买”潜藏着诸多不合理的规则和套路
详细内容

“以租代买”潜藏着诸多不合理的规则和套路

时间:2024-04-01     作者:记者 郑 超 实习生 康婧轩【转载】   来自:法治周末

“以租代买”是一种租赁业务的新形式。该模式降低了消费门槛,消费者不用一次性花一大笔钱,可以支付相对较低的月租费,但这种消费形式却导致不少消费者与商家产生不同程度的纠纷,导致双方钱财损失。更存在部分租赁平台将分期贷款模式异化,潜藏着诸多不合理的规则和套路。

“以租代买”消费模式现状如何,是否弊大于利?带着这些问题,《法治周末》记者进行了调查。


“以租代买”易违约


“想买就买”“不求最好,但求最贵”一度是年轻消费者冲动消费、盲目消费的象征。但在当下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“以租代买”的消费方式,可随之也出现了不少问题。例如,某些租赁平台商品鱼龙混杂,质量堪忧;部分商家号称可“由租转售”,买断金却远超售价。

“我在某平台上租赁了一款相机,一款功能齐全的相机高达几千甚至上万元,我刚工作实在买不起,听了同事们的介绍立即下单,租用一段时间也花费不了太多。”天津市南开区的陈女士说,“租赁时支付了300元押金,可租用到期后邮寄回去商家以相机有损坏为由,拒绝退还我押金。”

陈女士告诉记者,她在使用过程中十分小心,商家说的相机某功能出现问题,在寄回前是可以正常使用的,陈女士认为商家是刻意为不退还押金找借口。

对此,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、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认为:“消费者应该了解‘以租代买’的背景,区分其与传统租赁方式、分期付款等的不同,在签订协议时,着重分析所签合同的性质,所有权转移的条件、付款方式、付款期限、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条款等,结合自身客观情况以及主观需求,核算违约或者履约的最终成本,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消费方案。”

小到美容仪、手机,大到汽车、房屋,都时常因合同问题产生纠纷,给消费者和商家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
据媒体报道,2019年,杨某向某租车公司租赁了一辆保时捷轿车,合同约定租金为1500元/日。租赁期间,案涉车辆发生交通事故。根据租车公司要求,杨某将车辆送至4S店维修。因车辆为豪华轿车,又因疫情期间的影响,维修较为耗时,历经半年之余车辆最终维修完毕,维修金额14万余元。双方对该次事故造成的损失赔偿未能达成一致,2023年1月,租车公司起诉要求杨某支付车辆维修期间的停运损失及折旧费共计30万余元。审理过程中,法院综合考虑租车公司的实际经营损失及杨某的经济情况,积极促成双方调解。最终由杨某一次性支付租车公司5万元了结该案。


“以租代买”亟待整治


针对以租代买,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?消费过程中遇到纠纷,应该如何解决?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叶丹丹律师给出以下几点建议:

第一,谨慎签订合同。消费者选择以租代买方式,应与租赁公司签订合同,在签订时要注意合同相关条款,切勿在未仔细阅读合同的情况下匆忙签字确认。

第二,接受租赁物后及时检查。实践中经常出现因租赁物质量问题双方产生纠纷的事件,为避免后续纠纷产生,消费者在收到租赁物后应第一时间全面、细致的检查,如有瑕疵,应在合同中予以注明。

第三,注意保留合同原件。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往往选择诉诸法院,此时证据的保留显得尤为重要。消费者在签订合同后,要注意保留合同原件,支付租金尽量采用线上转账的方式,避免使用现金支付,以方便后续调取租金支付记录,同时留存与商家的沟通记录或者电话录音等。

对于这种消费模式该如何监管,朱巍认为:“既要完善平台建设、加强监督规约以‘治标’,针对其存在的监管体系性风险,需要予以明确;也需健全信用制度、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以及构筑安全保障体系来‘治本’。多方合力,共同打造诚实守信、公平公正的租赁生态。”

叶丹丹则呼吁,应建立完备的纠纷解决机制。加强社区普法、公益普法、法律援助等活动,增强消费者、平台以及商家关于“以租代买”消费模式的法律意识,采用调解、和解、12315平台处理、诉讼与仲裁多途径解决联动机制,高效处理“以租代买”消费模式引发的矛盾争议。


最新评论
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
seo seo